原隰荑绿柳
温庭筠〔唐代〕
迥野韶光早,晴川柳满堤。
拂尘短嫩绿,披雪见柔荑。
碧玉牙犹短,黄金缕未齐。
腰肢弄寒吹,眉意入春闺。
预恐狂夫折,迎牵逸客迷。
新莺将出谷,应借一枝栖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旷远原野上春光来得早,晴天下江上杨柳长满堤。
掸开尘埃生出嫩绿之色,拨开雪花可见柔软嫩芽。
碧玉似的柳芽还很短小,金黄色的柳丝尚未长齐。
冷风吹来杨柳摆弄腰肢,有如春闺人眉间生情意。
恐怕狂妄之人胡乱攀折,望引高雅之客心欢情迷。
初春的啼莺将要出幽谷,应当可借得一枝来栖息。
注释
原隰(xí):广平与低湿之地。荑(tí):初生的茅草芽。原隰荑绿柳:题出南朝宋谢灵运《从游京口北固应诏》诗:“原隰荑绿柳,墟囿散红桃。”
迥(jiǒng)野:指旷远的原野。韶(sháo)光:美好的时光。此指春光
简析
《原隰荑绿柳》是一首五言排律。此诗为应科举考试的命题写景之作,是凭借诗人想象和实际的生活经验创作的诗作。全诗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绿柳,具体描摹了它初生的新芽与柳丝的颜色和长短形状,表达了诗人出仕的愿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。
创作背景
此诗《文苑英华》卷一八八编入“省试”类。明曾益撰,清顾予咸、顾嗣立补撰《温飞卿诗集笺注》卷九据《文苑英华》补入,注云:“此省试题也。”其创作时间不详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彭国忠 等.唐代试律诗.合肥:黄山书社,2006:253-254
温庭筠
温庭筠(约812或说801、824)年—约866或说870、882年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赋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常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 417篇诗文 486条名句
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
白居易〔唐代〕
少时犹不忧生计,老后谁能惜酒钱?
共把十千沽一斗,相看七十欠三年。
闲征雅令穷经史,醉听清吟胜管弦。
更待菊黄家酝熟,共君一醉一陶然。(酝 一作:酿)
太行路·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
白居易〔唐代〕
太行之路能摧车,若比人心是坦途。
巫峡之水能覆舟,若比人心是安流。
人心好恶苦不常,好生毛羽恶生疮。
与君结发未五载,岂期牛女为参商。
古称色衰相弃背,当时美人犹怨悔。
何况如今鸾镜中,妾颜未改君心改。
为君熏衣裳,君闻兰麝不馨香。
为君盛容饰,君看金翠无颜色。
行路难,难重陈。
人生莫作妇人身,百年苦乐由他人。
行路难,难于山,险于水。
不独人间夫与妻,近代君臣亦如此。
君不见左纳言,右纳史,朝承恩,暮赐死。
行路难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覆间。
又呈吴郎
杜甫〔唐代〕
堂前扑枣任西邻,无食无儿一妇人。
不为困穷宁有此?只缘恐惧转须亲。
即防远客虽多事,便插疏篱却甚真。
已诉征求贫到骨,正思戎马泪盈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