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歌子·羁怀
杨慎〔明代〕
黄鹤蓬莱岛,青凫杜若洲。愁人寂夜梦仙游。不信一身流落,向南州。
万里家山路,三更海月楼。离怀脉脉思悠悠。何日锦江春水,一扁舟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黄鹤栖息在蓬莱仙岛,青凫飞落在杜若沙洲。愁绪缠身的人在寂静的夜里梦见仙游,却不敢相信自己如今孤身流落南方荒州。
万里之外是家乡的山路,三更时分独倚海月高楼。离别之情默默萦绕,思绪悠长无尽。何时才能乘着一叶扁舟,在锦江的春水里顺流而归?
注释
凫:水鸟,俗称“野鸭”,似鸭,雄的头部绿色,背部黑褐色,雌的全身黑褐色,常群游湖泊中,能飞。
三更:三更更鼓。
脉脉:形容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。
简析
此词以仙岛幻境起笔,“黄鹤”“青凫” 勾勒缥缈之景,转写 “流落南州” 的现实孤寂,虚实对比强化漂泊之愁。“万里家山”“三更海月” 以时空叠印写乡愁,“锦江春水”“一扁舟” 化归思为意象,语言疏淡而情思绵邈,于清丽笔触中见天涯游子的怅惘与归航之愿。
杨慎
杨慎(1488年12月8日-1559年8月8日),字用修,初号月溪、升庵,又号逸史氏、博南山人等,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,明代三才子之首,杨廷和之子。他参与编修了《武宗实录》,嘉靖三年(1524年)因卷入“大礼议”事件,触怒世宗,被杖责罢官,谪戍云南永昌卫。在滇南时,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、武定凤朝文叛乱,此后虽往返于四川、云南等地,仍终老于永昌卫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,在戍所逝世,享年七十二岁。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,明熹宗时追谥“文宪”。他的著作达四百余种,涉及经史方志、天文地理、金石书画、音乐戏剧、宗教语言、民俗民族等,被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 1538篇诗文 62条名句
若石之死
刘基〔明代〕
若石居冥山之阴,有虎恒窥其藩。若石帅家人昼夜警:日出而殷钲,日入而举辉,筑墙掘坎以守。卒岁虎不能有获。一日,虎死,若石大喜,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。于是弛其惫,墙坏而不葺。无何,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。若石不知其为貙也,斥之不走。貙人立而爪之毙。人曰: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,其死也宜。
天工开物·稻
宋应星〔明代〕
凡稻种最多。不粘者禾曰秔,米曰粳。粘者禾曰稌,米曰糯。质本粳而晚收带粘,不可为酒,只可为粥者,又一种性也。凡稻谷形有长芒、短芒、长粒、尖粒、圆顶、扁面不一。其中米色有雪白、牙黄、大赤、半紫、杂黑不一。湿种之期,最早者春分以前,名为社种,最迟者后于清明。